李健吾文艺批评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立题依据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15页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李健吾文艺批评思想来源 | 第17-32页 |
第一节 法国文学对李健吾的影响 | 第17-25页 |
一、“艺术家的小说家”福楼拜的影响 | 第17-20页 |
二、“心理小说家”司汤达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三、“人的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法国文艺批评对李健吾的影响 | 第25-32页 |
一、圣勃夫实证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二、波德莱尔与瓦莱里现代诗学观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马塞尔·雷蒙“意识”批评的影响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李健吾的文艺批评观念 | 第32-53页 |
第一节 文学表现人生 | 第32-39页 |
一、文学表现人生经验 | 第32-35页 |
二、文学表现人性 | 第35-39页 |
第二节 意识世界的探索 | 第39-46页 |
一、重视作品的心理描写 | 第39-42页 |
二、意识批评的初显 | 第42-45页 |
三、“忧郁”精神的发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形式即内容 | 第46-53页 |
一、反对形式与内容的疏离 | 第47-48页 |
二、语言是形式的重要体现 | 第48-53页 |
第三章 李健吾的文艺批评方法 | 第53-68页 |
第一节 科学批评 | 第53-61页 |
一、批评中的科学方法 | 第53-56页 |
二、批评的公正性 | 第56-59页 |
三、批评的自我完善 | 第59-61页 |
第二节 政治批评的转向 | 第61-68页 |
一、批评的政治化倾向 | 第61-63页 |
二、政治化倾向的原因 | 第63-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