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作品典故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章 江淹用典类别与文献分析 | 第15-29页 |
第一节 江淹作品用典出处统计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江淹作品不同文体的用典情况 | 第18-25页 |
一、辞赋 | 第18-21页 |
二、诗歌 | 第21-23页 |
三、散文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江淹用典的文献分析 | 第25-29页 |
一、江淹典源的取材 | 第25-26页 |
二、江淹的知识结构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江淹作品语典研究 | 第29-49页 |
第一节 语典的使用手法 | 第29-41页 |
一、原句加工 | 第31-38页 |
二、句式重组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江淹语典的继承性 | 第41-49页 |
一、用古人古语——以江淹对楚骚的接受为分析对象 | 第42-45页 |
二、用今人近语——以江淹对阮籍的继承为分析对象 | 第45-49页 |
第三章 江淹作品事典研究 | 第49-92页 |
第一节 事典的使用手法 | 第49-73页 |
一、引名词喻概事件 | 第49-66页 |
二、引片段喻概情节 | 第66-71页 |
三、排比式举人事 | 第71-73页 |
第二节 类型化事典与用事心态 | 第73-92页 |
一、“求仙隐遁”类 | 第73-78页 |
二、“女性”类 | 第78-82页 |
三、“文人政治”类 | 第82-87页 |
四、“神话轶事”类 | 第87-92页 |
第四章 江淹用典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体验 | 第92-111页 |
第一节 艺术特征 | 第92-106页 |
一、语言:密丽与古朴共色 | 第92-99页 |
二、风格:雅懿与奇巧并举 | 第99-103页 |
三、结构:整饬与精雕同标 | 第103-106页 |
第二节 审美体验 | 第106-111页 |
一、暗示性与疏离感 | 第107-109页 |
二、情感的“典型”与“非典型”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江淹用典原因探讨及其艺术价值 | 第111-117页 |
第一节 江淹用典原因探讨 | 第111-114页 |
一、社会文化动因 | 第111-113页 |
二、个人内在动因 | 第113-114页 |
第二节 江淹用典的价值 | 第114-117页 |
结语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