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九主》研究
《文心雕龙》与齐梁文艺论争
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创作的影响
《论语》整体观与现代个人管理
中国文学中王昭君形象的古今演变
二陆相关人物考
苏辙《古史》及其经世思想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世说新语》文学价值研究
文革中的丰子恺:书信诗词·散文·漫画
矛盾而率直的自叙者--试论苏青在写作中呈现的对立性
《因话录》研究
文徵明的山水世界
周作人的宗教观--以萨满教、儒教、基督教为主
胡侍生平、家世及著述考释
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以鲁迅、郁达夫、蒋光慈和茅盾为例
南宋骚体文学研究
中古美学“风骨”论
前期创造社作家思想与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
北宋骚体文学的嬗变
萧梁西府文学研究
琴歌文体研究
南朝骚体文学研究
两宋之交骚体文学研究
论网络文学发展的趋势
抗战时期老舍文学创作的得与矢
明代骚体文学的嬗变
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
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
《现代》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共生与互动--对中国20世纪前期文学观念变革与语言变革关系的考察
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
拓展与变异--启蒙思潮中的女性文学论
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
俄罗斯文化与现代东北文学
《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
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
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
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
《世说新语》美学研究
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
毛泽东的人格理想与样板戏的表达
试论夏衍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与接受
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试论魏晋风骨与章太炎、鲁迅的精神联系
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中的甲午战争--以历史小说为中心
中国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元末明初杭郡文人集群研究
黄省曾研究
徐光启《诗经》研究三题
薛道衡研究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