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2-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4-21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4-7页 |
第二节 黄省曾家世生平简述 | 第7-21页 |
一、黄省曾的家世 | 第7-12页 |
二、黄省曾的生平 | 第12-21页 |
第二章 黄省曾的哲学思想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 第21-29页 |
第一节 黄省曾转向心学的过程及原因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兼具文学家身份的哲学家及由心学趋于复古的原因 | 第24-29页 |
第三章 黄省曾与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关系 | 第29-39页 |
第一节 黄省曾与前七子复古派的交游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黄省曾与前七子诗论比较 | 第31-39页 |
一、黄省曾与前七子诗论的相通点 | 第31-33页 |
二、黄省曾与前七子诗论的分歧 | 第33-37页 |
三、黄省曾与前七子诗论的分歧的原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黄省曾与吴中文学及其对南北文风调剂 | 第39-56页 |
第一节 黄省曾对吴中文风的继承 | 第39-42页 |
第二节 黄省曾与吴中文人的交往 | 第42-48页 |
第三节 黄省曾对南北文学文风的调剂 | 第48-56页 |
一、黄省曾对南北文学创作观念的调剂 | 第48-50页 |
二、黄省曾对南北文学文风的调剂 | 第50-54页 |
三、黄省曾调剂南北文风的意义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黄省曾与明代山人文学 | 第56-65页 |
第一节 明代山人文学简论 | 第56-59页 |
一、明代山人之界定 | 第56页 |
二、明代山人生成背景 | 第56-58页 |
三、山人文学发展阶段 | 第58-59页 |
第二节 黄省曾与同期山人的差异 | 第59-65页 |
一、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 第59-63页 |
二、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 | 第63-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