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绪论 多元文化撞击下的现代东北文学 | 第15-33页 |
第一节 原始萨满教文化的魅影 | 第16-22页 |
第二节 移民与殖民的影响 | 第22-28页 |
第三节 异质文化的新鲜血液 | 第28-33页 |
第一章 东北地区接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概说 | 第33-48页 |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的东西方性 | 第33-37页 |
第二节 东北地区中俄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与俄罗斯文化的传播 | 第37-41页 |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状况 | 第41-48页 |
第二章 俄罗斯文化影响现代东北文学的动态过程 | 第48-84页 |
第一节 1919——1945:启蒙救亡感召下的时势选择 | 第50-64页 |
1,现代东北文学兴起之初与俄苏文学的接触 | 第50-52页 |
2,激愤而又忧伤的战歌:苏俄革命文学对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的影响 | 第52-58页 |
3,植根于乡土的苦吟:俄苏经典文学对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的影响 | 第58-64页 |
第二节 1945——1966:苏联模式统治下的政治选择 | 第64-71页 |
1,“九三”至建国前:夺取东北的文化军队 | 第64-68页 |
2,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导下的东北文学 | 第68-71页 |
第三节 新时期:西方文化浪潮涌动下的自主选择 | 第71-84页 |
1,新时期东北文学的走向 | 第71-75页 |
2,俄苏文学与新时期东北文学的思想深度 | 第75-80页 |
3,蕴含俄罗斯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的重新展示 | 第80-84页 |
第三章 俄罗斯文化与东北作家 | 第84-114页 |
第一节 寂寞的国民性探索——俄苏文学与萧红的审美取向 | 第84-91页 |
第二节 漂泊的铁骨——俄苏文学与萧军创作的个人气质 | 第91-97页 |
第三节 科尔沁旗草原上的聂赫留朵夫——“丁宁”形象的塑造对“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原型借鉴 | 第97-102页 |
第四节 逆行精灵——俄罗斯文学与迟子建小说的自然生命意识 | 第102-109页 |
第五节 悠远的钟声——阿成创作的异域情调 | 第109-114页 |
第四章 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 第114-134页 |
第一节 俄罗斯人形象的类型 | 第114-120页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形象的性格特征 | 第120-127页 |
第三节 俄罗斯人形象的文化内涵 | 第127-134页 |
结语 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与现代东北文学的民族性和独立性 | 第134-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8-1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