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
按米的粘性分
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flo7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定位研究
水稻中一个油菜素内酯(BRs)不敏感突变体的图位克隆及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近30年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域遥感提取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籼稻杂种优势群分析与谷壳硅含量QTL qHUS6.1的精细定位
秸秆还田耦合施氮水平对稻田土壤生化特征及水稻生育特性的影响
ABA诱导水稻中SAPKs活化及其对Osrbohs的调节
水稻武育粳7号品种中磷转运蛋白OsPT6对磷素吸收利用的作用
武育粳3号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食味品质的定向改良研究
粳稻碾米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和氮素效应研究
粳米脂肪氧化酶LOX-3氧化调控规律研究
CO2浓度对寒地粳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生理影响的研究
粳稻稻米品质及其与产量关系的遗传分析
东北粳稻遗传多样性及穗部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利用Pigm基因和MAS技术改良籼稻稻瘟病抗性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早籼稻产量相关性状QTL
水稻螺旋生长突变体hk759的生理特性及遗传分析研究
浙江省嘉善县单季粳稻直播合理施肥量研究
利用黄华占背景选择导入系群体进行中国和越南水旱条件下与产量相关源库构成因子的遗传分析
S5位点调控水稻籼粳杂种不育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粳稻和籼稻品种的再生特性比较研究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的温光响应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探
扬稻6号早熟突变体“扬6早”的特征特性鉴定与应用前景分析
密度对南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群体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印水型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选择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新育成的晚籼杂交水稻重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长江中下游杂交粳稻亲本产量和品质性状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筛选与配合力改良研究
粳稻植酸磷和矿质元素积累的氮磷肥调控效应研究
氮肥对江淮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氮利用的影响
利用粳稻恢复系C堡与穞稻衍生的BIL群体定位籽粒灌浆QTL和构建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叶面微肥对粳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施肥技术研究
武育粳3号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突变体的创制与研究
江淮历代粳稻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
粳稻制种相关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和863B遗传背景中A7444渐渗系群体构建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氮代谢及蛋白组分的影响
抗虫基因cry3Bb*对早粳稻空育131的转化
苏打盐碱胁迫对北方粳稻灌浆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交后代亚种分化研究及环境响应
遮光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亚种间杂交对东北粳稻的育种贡献
水稻MADS-box家族基因克隆和OsMADS6转基因水稻的分子鉴定与表型初步分析
粳稻杂交后代籽粒淀粉分支酶基因遗传变异及表达特性研究
松粳9号对稻瘟病抗性及抗病基因定位
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遗传规律解析及QTL定位研究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碳水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胁迫下寒地粳稻淀粉积累规律的研究
盐胁迫下粳稻孕穗期相关性状及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杂交稻骨干亲本“蜀恢527”产量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研究
不同轻简栽培方式超级稻南粳44生产力差异的研究
氮肥后移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和氮肥利用特性的影响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