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麦
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硒与纳米碳溶胶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生理特性及硒含量的影响
沟播小麦水分利用及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高光谱特征提取及估算模型的综合评价
氮磷钾肥对旱地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的相关研究
山西省小麦、玉米施肥的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氮磷互作对旱地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节节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及其亲本HMW-GS基因的克隆与变异分析
节节麦-小麦代换系群体农艺性状调查及相关QTL定位
不同施氮量及模式对冬小麦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黄河下游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研究
华矮11与华大麦6号灌浆期籽粒代谢物分析
冬小麦生长季不同施氮水平和苯磺隆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基于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氮素和可溶性糖监测研究
地表太阳总辐射减弱及散射辐射比例增强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降解组测序的野生大麦miRNA的鉴定与分析
小麦愈伤组织再生相关基因TaTCP-1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小麦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调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
小麦Tamyb10-1基因的分布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关联分析
温度对青稞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影响研究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植株花后氮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普通小麦粒重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克隆
小麦表皮蜡质抑制基因的精细定位与物理图谱构建
小麦SOS途径调控机理及耐盐功能研究
小麦7号染色体组重复元件分析
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遗传构成与利用效应分析
小麦耐热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燕大1817/北农6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基因差异表达与不同倍性小麦根毛长度变异的关系研究
小麦开花期穗部miRNAs及其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一氧化氮在青稞铜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转录组学分析及相关miRNAs的调控机制研究
小麦根系形态及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解析
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冀东地区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对不同灌水量的响应
甘肃省气候资源与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产力的影响
多因素协同的冬小麦生物量与赤霉病遥感估测研究
氮肥水平和播种密度互作对燕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转运的影响
基于AEZ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差时空分布规律
不同水氮运筹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调控的研究
小麦抗穗发芽基因TaMFT-3A新功能标记开发和TaPTF1表达特性及分布规律分析
黄淮海区域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小麦生长素响应基因TaSAUR78和TaSAUR75在非生物逆境中的功能研究
小麦2A染色体抗穗发芽主效QTL鉴定与候选基因挖掘
钴影响大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氮锌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积累分配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
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
填闲种植对冬小麦田夏闲期土壤水分、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收支的影响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