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生物节律性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1.1 拟南芥生物节律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1.2 生物钟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1.3 生物节律调控胁迫应激激素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1.4 生物节律调控农艺性状 | 第20-21页 |
1.2 植物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危害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2.2 植物应答环境低温胁迫的信号通路 | 第22-23页 |
1.2.3 植物低温应答途径与生物节律性控制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24-29页 |
第二章 青稞在非生物胁迫和昼夜节律处理条件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 第29-51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2.2 结果 | 第36-48页 |
2.2.1 总RNA质量的鉴定 | 第36页 |
2.2.2 候选内参基因的基本信息及表达模式分析 | 第36-39页 |
2.2.3 geNorm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2.2.4 NormFinder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2.2.5 BestKeeper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2.2.6 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的综合分析 | 第43-45页 |
2.2.7 内参基因的验证 | 第45-48页 |
2.3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三章 青稞生物钟基因和抗逆性相关基因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节律性表达模式分析 | 第51-7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1-54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51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3.2 结果 | 第54-71页 |
3.2.1 青稞生物钟关键基因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4-59页 |
3.2.2 青稞抗逆性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9-71页 |
3.3 讨论 | 第71-77页 |
3.3.1 低温胁迫会显著影响青稞生物钟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71-72页 |
3.3.2 抗逆相关基因在常温条件下的表达具有明显的节律性表型特征 | 第72-74页 |
3.3.3 突然施加的低温胁迫环境会显著影响抗逆相关基因的时序表达模式 | 第74-77页 |
第四章 青稞Hvcbl4基因的克隆以及其原核表达 | 第77-87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7-81页 |
4.1.1 主要菌种及载体 | 第77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77-78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78页 |
4.1.4 实验方法 | 第78-81页 |
4.2 结果 | 第81-84页 |
4.2.1 Hvcbl4基因的克隆 | 第81-82页 |
4.2.2 pMAL-c2X-Hvcbl4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2-83页 |
4.2.3 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MBP-HvCBL4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83-84页 |
4.3 讨论 | 第84-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