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填闲种植对冬小麦田夏闲期土壤水分、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收支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填闲种植生态价值第12页
        1.2.2 填闲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12-13页
        1.2.3 填闲种植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第13-15页
        1.2.4 填闲种植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第15-16页
        1.2.5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1-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23页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3-26页
        2.3.1 填闲作物生物量第23页
        2.3.2 土壤水分第23-24页
        2.3.3 冬小麦产量、根系生物量及水分利用第24页
        2.3.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测定第24-25页
        2.3.5 填闲作物和土壤碳/氮含量测定第25-26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6-27页
第三章 填闲作物对夏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7-35页
    3.1 填闲种植对夏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7-31页
        3.1.1 填闲种植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第27-29页
        3.1.2 填闲种植对土壤水分含量与降水储存效率的影响第29-31页
    3.2 讨论第31-33页
        3.2.1 填闲种植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影响第31-32页
        3.2.2 填闲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降水贮存效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填闲种植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35-47页
    4.1 填闲种植对夏闲期土壤温室气体的影响第35-41页
        4.1.1 种植填闲土壤CO_2通量排放特征第35-37页
        4.1.2 种植填闲土壤N_2O通量排放特征第37-38页
        4.1.3 种植填闲土壤CH_4通量排放特征第38-39页
        4.1.4 填闲种植GWP特征第39-41页
    4.2 讨论第41-45页
        4.2.1 水热因子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的影响第41-43页
        4.2.2 填闲种植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第43-45页
        4.2.3 填闲种植对GWP的影响第45页
    4.3 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种植填闲作物对夏闲期土壤碳、氮收支的影响第47-57页
    5.1 种植填闲作物夏闲期土壤碳、氮收支特征第47-53页
        5.1.1 种植填闲作物夏闲期土壤碳收支特征第47-49页
        5.1.2 种植填闲作物夏闲期土壤矿质氮特征第49-53页
            5.1.2.1 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变化第49-51页
            5.1.2.2 填闲作物含氮量及土壤N_2O排放总量特征第51-53页
    5.2 讨论第53-54页
        5.2.1 填闲作物对土壤碳收支平衡估算第53-54页
        5.2.2 填闲作物对土壤氮的影响第54页
    5.3 小结第54-57页
第六章 填闲作物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第57-63页
    6.1 填闲种植对夏闲期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57-59页
        6.1.1 填闲作物生物量第57-58页
        6.1.2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第58-59页
    6.2 讨论第59-61页
        6.2.1 填闲种植生物量对夏闲期水分因子的响应第59-60页
        6.2.2 填闲种植和施氮后续小麦产量的影响第60-61页
    6.3 小结第61-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结论第63-64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照强度对红花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下一篇:普通小麦宁春4号与河东乌麦及其杂交F2代遗传性状和分子标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