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 | 第10-12页 |
| ·内隐记忆研究的方法演进 | 第12-15页 |
| ·内隐记忆的理论模型 | 第15页 |
| ·自我参照效应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 ·自我参照效应及其范式 | 第16-17页 |
| ·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 | 第17-18页 |
| ·自我参照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注意状态与记忆关系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 ·注意的涵义 | 第20-21页 |
| ·注意影响记忆的研究 | 第21-22页 |
| ·内隐记忆的阈下刺激作用 | 第22-23页 |
|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 | 第23-24页 |
| 3 研究构想 | 第24-26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 ·研究方法、被试及材料 | 第26页 |
|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 4 实验研究 | 第26-51页 |
| ·不同注意水平有效性操作预测 | 第26-28页 |
| ·预测目的 | 第27页 |
| ·预测材料及方法 | 第27页 |
| ·被试 | 第27页 |
| ·预测程序 | 第27-28页 |
| ·预测结果及解释 | 第28页 |
| ·研究一:信息编码阶段的注意水平对外显和内隐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 | 第28-4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 ·实验一 集中注意条件下的自我参照效应 | 第30-36页 |
| ·实验二 分散注意条件下的自我参照效应 | 第36-41页 |
| ·实验三 阈下注意条件下的自我参照效应 | 第41-43页 |
| ·研究一讨论 | 第43-44页 |
| ·研究二:信息提取阶段不同意识性提取的外显和内隐自我参照效应 | 第44-5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4-45页 |
|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 ·研究程序 | 第46-47页 |
| ·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7-51页 |
| ·研究二讨论 | 第51页 |
| 5 总讨论 | 第51-56页 |
| ·信号检测论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 | 第52-53页 |
| ·中国人"自我"的发展——个体成长的角度 | 第53-54页 |
| ·社会教化 | 第53-54页 |
| ·自我修养 | 第54页 |
| ·内隐自我参照效应 | 第54-56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 7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57-59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7页 |
| ·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一 | 第63-64页 |
| 附录二 | 第64-65页 |
| 附录三 | 第65-66页 |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