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问题提出 | 第8-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本研究的总体构想 | 第18-21页 |
| 2 研究一: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的构建及其活动设计 | 第21-3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研究程序 | 第21页 |
| ·结果阐释 | 第21-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3 研究二:文学审美作品的选取 | 第30-34页 |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 ·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 ·作品选择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研究三:文学作品审美赏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影响 | 第34-49页 |
|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 ·实验对象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实验结果 | 第36-44页 |
| ·被试对实验的反馈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5 研究四:个案分析 | 第49-55页 |
| ·研究目的 | 第49页 |
| ·研究对象 | 第49页 |
| ·研究方法 | 第49页 |
| ·研究结果 | 第49-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6 总讨论 | 第55-61页 |
| ·文学审美活动模型 | 第55页 |
| ·作品选取 | 第55-56页 |
| ·活动设计 | 第56页 |
| ·实验效应分析 | 第56-58页 |
| ·研究特色 | 第58-60页 |
| ·研究局限 | 第60-61页 |
| 7 总结论 | 第61-62页 |
| 8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第62-64页 |
| ·形式与途径 | 第62页 |
| ·对象的扩展 | 第62-63页 |
| ·提示人的全面发展 | 第63页 |
|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85页 |
| 后记 | 第85-86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