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
--
中国民族器乐
--
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
琵琶室内乐初探
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阳关三叠》之研究
对专业艺术院校古筝合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现代琴家王迪
近二十年马鞍山市社会古筝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
唐代琴论与古琴美学的发展
明代琴谱集考--兼及明代琴学史
新加坡琵琶艺术发展研究
以《春蚕》为例分析刘德海琵琶技法的创新
李乙三弦艺术研究
曲文军“戏韵琵琶”理念与艺术实践价值谈
明代琴歌研究
晚明江南琴坛研究
传承古韵载新声--谈新形势下地方高师琵琶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施
古筝演奏之“韵”
对成人古筝教学的探究
汉魏六朝与唐宋时期的筝艺美学发展与比较
山东筝派、河南筝派之比较研究
演奏技法革新之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古筝曲的音乐表现
集体课与个别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少儿古筝教学中的应用
论“和”在古琴艺术中的审美体现
任鸿翔琵琶艺术研究
无形的心碑——客家筝曲《崖山哀》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内涵
都市背景中广州当代琴人群体的雅集组织形态、琴乐语言表达的个案研究
曹东扶古筝艺术探究
南派古筝艺术研究
琵琶轮指教学研究
琵琶表演形式衍变分析
建国初期(1949-1965)筝乐艺术研究
论山东琴书对山东筝乐的影响
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
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
唐代琴文化初探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琵琶教学研究
《瀛洲古调》研究
不应被忽视的古琴史料集——周庆云《琴史补》、《琴史续》研究
琴歌艺术研究
李廷松琵琶教学艺术研究——东北地区
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
论筝乐作品与演奏中的理性思维运用--以当代作品为例
浅析建国后至今琵琶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概况
威信县双河乡苗族民歌歌唱技法探究
幽玄之蓄,水墨之意--三木稔、陶一陌筝乐创作对比分析
琵琶移植改编外国音乐研究
琴曲《潇湘水云》流变初探
蜀派古琴艺术探析
论中国琵琶发展的三次高峰
藏族扎念琴的设计改良
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普庵咒》之研究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