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论毕飞宇小说女性反抗书写
论数字时代玄幻小说的书写与传播--以《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为例
况周颐笔记研究三题
流寓体验与文化批判:钱歌川散文创作论
《全清散曲》戏曲史料研究
论史铁生长篇小说的悖论书写
谭献词学交游研究
互文·空间·张力--论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特色
论东君小说中的道家文化意蕴
《鸳渚志馀雪窗谈异》研究
民国赋学研究
梁鸿志及其《爰居阁诗》研究
新型人类生存诗学的演绎:刘慈欣科幻小说论
宋代校勘唐人诗集研究
赵琦美抄校本关汉卿杂剧研究
《琵琶记》的插图批评
汤显祖诗歌叙事性研究
离散与乡愁—白先勇小说的多地性研究
儒家文化视域下的朱天文创作探究
论何其芳诗歌的现代性
宋词中园林书写的时空解读--以稼轩词为例
论伤痕文学的疗愈功能
身体:在文本中穿行--《白鹿原》的身体话语研究
转折时期通俗文学的命运--以刘云若的命运及作品为例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
当代凉山彝族音乐文学研究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
《红楼梦》“双性同体”书写现象研究
论杜甫夔州诗中的悲
《乐府诗集·西曲歌》本事研究
阿库乌雾《混血时代》意象研究
现代藏族长篇小说的现状及批评
论藏族儿童文学
浅析《莲苑歌舞》
黄文琛及其诗歌研究
黄云鹄诗歌研究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无家”意识
唐诗的诗事关系与传播效应
论麦家小说的女性人物
论《世说新语》人物品藻的生命审美意识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民族书写
焦琳《诗蠲》研究
刘绍棠乡土小说研究
《红梅记》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王海鸰影视作品热现象研究
“重述神话·中国卷”的“主题重述”研究
清诗话论《诗经》之“情”探析
维吾尔乡土小说的文化想像(1940-1990)
初盛唐七律的文体学研究
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