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谭献的生平简介及词学著述 | 第9页 |
二、建国以来谭献词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1-13页 |
3.1 研究方法点 | 第11-12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词学交游对谭献编纂词选的影响 | 第13-28页 |
第一节 《复堂词录》和《箧中词》编选过程 | 第13-18页 |
1.1 《复堂词录》的编选过程 | 第13-15页 |
1.2 《箧中词》的编选过程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词学交游对谭献所选词人、词作的影响 | 第18-28页 |
2.1 对词选词人和词作的推荐 | 第19-22页 |
2.2 提供难以得见的词著作 | 第22-24页 |
2.3 对词选校定、刊刻的帮助 | 第24-28页 |
第二章 词学交游对谭献词创作的影响---“托志帷房,睹怀君国”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对“托志帷房,睠怀君国”创作实践存在的论证 | 第28-30页 |
1.1 词作内容 | 第28-29页 |
1.2 词学理论 | 第29-30页 |
1.3 词传播 | 第30页 |
第二节 具体词作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托志帷房,睠怀君国”在词学创作中的实践 | 第32-35页 |
第四节 对“托志帷房,睠怀君国”的理论追溯 | 第35-36页 |
第五节 “托志帷房,睠怀君国”对谭献词创作的影响 | 第36-40页 |
第三章 词学交游对谭献词学理论的影响 | 第40-60页 |
第一节 由浙入常:论庄械对于谭献词派别崇尚转变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二节 谭献对常州词派理论的发展 | 第43-49页 |
2.1 对周济的推崇与对“寄托说”的发展 | 第43-45页 |
2.2 词史建构下的词论:“比兴柔厚” | 第45-49页 |
第三节 从学术交流看谭献“以诗论词”和“以文论词”生成之因 | 第49-60页 |
3.1 学术交流与“以诗论词” | 第51-56页 |
3.2 学术交流与“以文论词” | 第56-60页 |
第四章 谭献词学交游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 第60-72页 |
第一节 从《清代词学概论》与《清词选集评》二书看谭献对徐珂清词史观和编纂词选的影响 | 第60-66页 |
1.1 从《清代词学概论》看徐珂对谭献词史观念的继承 | 第61-64页 |
1.2 从《清词选集评》看谭献对徐珂编纂词选的影响 | 第64-66页 |
第二节 从点定友人的词作看谭献词学思想的影响 | 第66-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