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论 | 第11-29页 |
一、问题意识:悲剧与沉默 | 第11-16页 |
二、乡土小说的症候:对象、思路和方法 | 第16-29页 |
第一章 维吾尔乡土小说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转型 | 第29-69页 |
第一节 “巴克”的死与“乡里空间”的崩溃 | 第29-53页 |
第二节 《精疲力尽的时候》:被颠倒的程序和启蒙的逻辑 | 第53-69页 |
第二章 维吾尔乡土小说的“阶级话语”与被重构的传统社会 | 第69-96页 |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阶级话语”与“新人”形象的塑造 | 第71-89页 |
第二节 从“乡土”到“农村”:乡土小说的蜕变及其症候 | 第89-96页 |
第三章 维吾尔乡土小说的转变:“激情”的退隐与“末日乡土”的出现 | 第96-142页 |
第一节 伤痕与浪漫之间的乡土书写 | 第99-119页 |
第二节 乡土书写的转变与乡土的悖论:复活的“旧”和未到的“新” | 第119-142页 |
第四章 维吾尔乡土小说的文化维度:记忆建构、认同诉求与文化寻根 | 第142-201页 |
第一节 小说之外的“乡土话语”:被重构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 | 第143-178页 |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崇高课题”:寻根小说、文化认同与反现代的现代性 | 第178-201页 |
结语 寻找一条“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道路 | 第201-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11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11-212页 |
后记 | 第212-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