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生态叙事下的自然写作 | 第14-24页 |
一、山水与动植物世界 | 第14-19页 |
(一)山水意象 | 第14-16页 |
(二)动植物意象 | 第16-19页 |
二、鄂温克人的民族生态 | 第19-24页 |
(一)苍凉悲壮的人生情态 | 第19-21页 |
(二)粗犷豪放的生命张力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生态描写的女性视角 | 第24-35页 |
一、独特的生态审美视角 | 第24-29页 |
(一)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 第24-27页 |
(二)女性视角观照日常生活 | 第27-29页 |
二、温情地关注现实困境 | 第29-35页 |
(一)豁达宽容的生死观 | 第30-32页 |
(二)历经沧桑的民族文化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生态审美启示及价值 | 第35-45页 |
一、《右岸》的精神审美价值 | 第35-39页 |
(一)为生态审美教育提供途径 | 第35-37页 |
(二)诗意的生态批评 | 第37-39页 |
二、《右岸》的文化传承价值 | 第39-45页 |
(一)探寻鄂温克人诗意栖居的出路 | 第39-41页 |
(二)唤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觉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