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抒情传统与文学启蒙的冲突 | 第14-26页 |
第一节:具有个体独立精神的“抒情”诗作 | 第15-19页 |
第二节:1916年10月陈、胡通信的文学观交锋 | 第19-23页 |
第三节:抒情传统与文学启蒙的冲突 | 第23-26页 |
第二章:抒情与启蒙的结合 | 第26-36页 |
第一节:陈独秀对“现实主义”的认识 | 第26-28页 |
第二节:文学立场的转变——《文学革命论》 | 第28-31页 |
第三节:客观的刻画人情 | 第31-36页 |
第三章:抒情与启蒙交织的“语言革命”观 | 第36-43页 |
第一节:即将松动的“二元”语言观念 | 第36-38页 |
第二节:新文学语言中的“文言” | 第38-40页 |
第三节:语求近于文,文求近于语 | 第40-43页 |
第四章:“抒情”意识的自觉 | 第43-51页 |
第一节:文学的“神性之思” | 第43-46页 |
第二节:“抒情”意识的自觉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书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