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泛文学视阈中的微博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引论第7-10页
一、微博概述第10-15页
 (一) 微博是什么第10-11页
  1. 微博的产生第10页
  2. 微博的特点第10-11页
  3. “微博”的三重涵义第11页
 (二) 微博的地位及意义第11-13页
  1. 微博是新的文学形态,当代文学的新发展第12页
  2. 微博是网络文学的新发展第12-13页
  3. 微博是文学泛化的具体呈现,是对纯文学的提问与反拨第13页
 小结第13-15页
二、微博与纯文学的矛盾第15-24页
 (一) 纯文学的内涵及其局限性第16-22页
  1. 纯文学的内涵:三个历史性指向第16-18页
  2. 纯文学的两重含义第18-20页
  3. 纯文学的局限性第20-22页
 (二) 微博文学等当代文学实践的复杂性第22-23页
 小结第23-24页
三、泛文学与作为泛文学的微博的文学属性第24-32页
 (一) 所谓泛文学第24-30页
  1. 作为纯文学的对立面的泛文学第24-26页
  2. 文学泛化的层面第26-27页
  3. 文学=文字+审美,走向时代的合题第27-30页
 (二) 微博的文学属性第30-31页
  1. 微博以文字形态呈现第30页
  2. 微博的审美属性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四、微博的审美意义(上):——微博中几种常见的文本呈现形态(类型)和艺术表现技巧第32-43页
 (一) 类型第32-39页
  1. 感悟小品第32-33页
  2. 微小说第33-34页
  3. 幽默笑话第34-35页
  4. “冷知识”第35-36页
  5. 新闻、奇闻异事第36页
  6. 纯文字与看图说话第36页
  7. 原创、节录与经典改编第36-37页
  8. 语录第37-38页
  9. 原创小说连载第38页
  1 0.总结梳理第38-39页
 (二) 技巧第39-42页
  1. 文字接龙第39页
  2. 语言的陌生化第39-41页
  3. 附加文字图片与超链接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五、微博的审美意义(下):——微博审美意义生成的外部可能性第43-51页
 (一) 物质层面的上升,技术进步提供重要的技术可能性第43-46页
  1. 科技上的基础支持第43-45页
  2. 技术陌生化第45-46页
 (二) 大众阅读方式和心理的变化第46-48页
  1. 浅阅读与对意义的追寻第46-47页
  2. 表现欲与底层存在的自我强调第47-48页
 (三) “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泛化的文学大趋势(文学话语权利的争夺与再分配)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结束语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从“文学本体论”谈起
下一篇:管窥宋元界面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