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元好问南渡与其文学观念之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7页
第一章 元好问南渡后的经历与作品考辨第17-30页
   ·三乡时期(1216——1217)第17-19页
     ·行迹第17-18页
     ·作品第18页
     ·作品作年考辨第18-19页
   ·登封时期(1218——1225)第19-25页
     ·行迹第19-20页
     ·作品第20-21页
     ·作品作年考辨第21-25页
   ·内乡、南阳时期(1226——1231)第25-28页
     ·行迹第25页
     ·作品第25-26页
     ·作品作年考辨第26-28页
   ·汴京时期(1231——1232)第28-30页
     ·行迹第28-29页
     ·作品第29页
     ·作品作年考辨第29-30页
第二章 元好问南渡后的交游情况第30-53页
   ·与朝中官员的交游第30-42页
   ·与草泽文人的交游第42-50页
   ·与当地官员的交游第50页
   ·与当地普通民众的交游第50-53页
第三章 元好问诗作特点与文学观念之形成第53-77页
   ·元好问诗歌特点形成的背景第53-55页
     ·科举取士的标准之改变第53-54页
     ·由浮艳尖新到多样化的诗歌风格第54-55页
     ·金代文士对于社会之关注第55页
   ·元好问的诗学观第55-68页
     ·《论诗三十首》的主要内容第56-60页
     ·元好问其他作品中的文学观念第60-64页
     ·元好问的诗作特色和文学观念的联系第64-68页
   ·元好问诗学观的形成第68-77页
     ·社会状况、传统的影响第68-70页
     ·父亲及恩师的潜移默化第70-71页
     ·南渡后所交往诗友的启示第71-74页
     ·元好问文学观念对当时的影响第74-77页
结语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十种曲》中的科举与婚恋情节研究
下一篇:论宋金背景之下的元好问词与辛弃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