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 为文作则,广开先例 | 第9-19页 |
(一) 开创集合门人志士一同编书的先例 | 第10-11页 |
(二) 形式与内容的独创与统一 | 第11-18页 |
1、 结构上的调理性与匀称性 | 第11-12页 |
2、 内容上的体系性与完整性 | 第12-18页 |
(三) 对后世的影响 | 第18-19页 |
二、 开宽厚博大的文化胸襟之先 | 第19-27页 |
(一) 融汇百家,自成一庐 | 第20-22页 |
(二) 融会贯通与去芜取菁 | 第22-26页 |
(三) 内容广博、包罗万象 | 第26-27页 |
三、《吕氏春秋》的论说特色 | 第27-35页 |
(一) 独特的论说特征 | 第27-31页 |
1、 以题概篇,字数有定 | 第27-28页 |
2、 布局简洁,结构严整 | 第28-30页 |
3、 论据简明,论证有力 | 第30-31页 |
(二) 独特的论说方式 | 第31-35页 |
1、 事实互见 | 第31-32页 |
2、 以史为鉴 | 第32-33页 |
3、 神话寓言 | 第33-35页 |
四 、《吕氏春秋》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 第35-38页 |
(一) 丰富精当的比喻 | 第36页 |
(二) 渲染铺陈的排列 | 第36-37页 |
(三) 惟妙惟肖的摹写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