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
按米的粘性分
寒地早粳稻米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地方稻种大白秋抗旱性基因的初步定位
杂交糯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遗传评价
农杆菌介导的淀粉分支酶基因转化籼稻的研究
转水稻蔗糖转动蛋白基因籼稻的获得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
5种杂交粳稻亲本SCAR标记的建立及其在真伪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不同地理来源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籼稻T-DNA插入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籼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
水稻直立穗型的遗传及其对籼稻株型性状的影响
广亲和品种Dular的f5、f6及02428的S5等位基因的广亲和性、基因效应及f5-Du的精细定位研究
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的选育和栽培制种技术研究
以优良恢复系9311为背景的重叠导入系的构建及导入效应的研究
SSR和InDel标记在水稻籼粳亚种分化与杂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水稻不同籼粳程度RIL系的亲和性与杂种优势研究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岳优9113抗寒性研究
粳稻品种间杂交产量性状优势效应的遗传分析
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杂交灿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氮肥施用对通育粳1号产量、品质及其效益的影响
籼型超级杂交稻Ⅱ优084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利用RILs和3个杂交组合6个世代对粳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分析
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对籼、粳恢复系的育性可恢性及粳稻稻米品质遗传分析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供氮浓度的响应
粳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特性与品质特征研究
不同年代籼稻品种产量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野败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系选育及其恢复基因定位
太湖晚粳稻关键品质性状与产量的肥料促控技术研究
粳稻沈农606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粳稻穗型的分类及其穗型、穗位米质分析研究
籼型杂交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对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的安全性评价
水稻“9311”突变体的筛选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ZmC4Ppc被MAS到籼型恢复系的基因效应和一个抗纹枯病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改良中籼协优57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两优培九及其亲本低温强光适应特性的比较研究
香型软米籼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中国粳稻核心种质耐低磷种质筛选及水稻耐低磷胁迫QTL定位
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籼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杆菌介导的籼稻遗传转化研究
籼稻巨胚基因的诱变获得、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研究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化籼型杂交稻亲本及育种利用研究
优质早籼稻“佳辐占”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及QTL分析
籼稻明恢86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
优质籼稻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研究
粳稻品质调控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反向核不育水稻生育特性研究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机理的研究
籼稻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水稻抗病相关基因22E6EI14的功能鉴定
籼型水旱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抗旱性研究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