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粳稻品种间杂交产量性状优势效应的遗传分析

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前言第9-15页
第一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15-20页
   ·试验材料第15-16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6-17页
     ·试验设计第16-17页
     ·试验方法第17页
   ·调查项目第17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17-20页
     ·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平均值第17页
     ·方差分析第17-18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18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第18页
     ·配合力分析第18-19页
     ·遗传力分析第19-20页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第20-65页
   ·F1代产量、产量性状平均值及方差分析第20页
     ·F1代产量与产量性状平均值第20页
     ·F1代产量与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性分析第20页
   ·F1代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第20-28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20-25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的显性度第25-28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8-30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第29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第29-30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第30-33页
     ·表型通径分析第30-31页
     ·遗传通径分析第31-33页
   ·配合力分析第33-62页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反交效应的显著性测验第33页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第33-35页
     ·一般配合力效应差数的多重比较第35-37页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第37-49页
     ·反交效应分析第49-60页
     ·产量的配合力类型、总配合力与杂种F_1的产量表现第60-62页
   ·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力估计第62-63页
   ·优良亲本与组合评价第63-65页
     ·优良亲本的综合评价第63-64页
     ·优良组合的评价第64-65页
第三章 试验结论第65-66页
第四章 讨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阴道毛滴虫病毒的鉴定及衣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下一篇:论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