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民国时代政治
民国时期回族《突崛》月刊及其回民教育思想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的抚恤褒扬制度--以辛亥、抗战烈士为中心
“刘煜生案”与民国时期新闻法制建设
民国时期来华外人护照管理探析
南京政府行宪后第一届监察委员选举述论
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新设机构研究
民国时期婺源“回皖运动”的传播过程研究
探析民初“联省自治”运动及其经验教训--央地博弈的逻辑
民国山西村治研究
民国时期女性职业问题研究--以《妇女共鸣》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国民党八大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研究(1927-1937年)
孙中山爱国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民国南京救济院研究(1927-193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抚恤制度之探析
孙中山平等思想及当代价值述评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治蒙机构研究
孙中山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从结构和政治行动者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主转型
国民党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研究(1927-1937)
民国云南怒江地区政治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倮夷”“汉化”问题研究--以保山县摆榔保公所的香堂人为例
孙中山民生史观及其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云南户政
民国时期残疾人的慈善救济(1912-1937)--以上海城区为视角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政制度研究
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录任用机制研究
论民国乡里的调解
孙中山的人民观研究
拉卜楞事件中的黄正清与宣侠父关系研究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藏政策比较研究(1912-2012)
民国时期云南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西藏交通乌拉制度研究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各界对墨西哥排华运动的应对研究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城市火灾与消防技术史研究
民国时期燕京大学乡村建设研究--以清河实验为例
民国时期荣军工作的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黑龙江省文官奖惩制度研究--以黑龙江省政府公报为例
孙中山民族思想研究
明清养济院与民国救济院的比较研究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
民国时期普思沿边治理及治边行政人员研究(1912-1928)
昆明市参议会研究(1945-1949)
民国时期金沙江中游川滇交界区的土司与民族社会
南京国民政府县制改革研究(1927年-1939年)
“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中的公民教育价值研究
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
中国农民党研究(1947—1949年)
呈现·动员·参与--媒介视野下的“七君子”事件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