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对警政制度的迫切要求 | 第12-16页 |
第一节 警政制度是社会形势发展的产物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警政制度的历史特殊性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警政制度是训政时期党政关系的具体体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警政制度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警政制度的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北洋政府警政制度简单回顾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北洋政府警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警政制度的宏观框架尚不具备系统性 | 第17页 |
二、制定主体较为混乱 | 第17-18页 |
三、制定程序不够规范 | 第18页 |
四、制定标准不统一,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北洋政府警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 第19-22页 |
一、塑造了中国近代化的法律体系 | 第19-20页 |
二、破除“官本位”和“义务本位”思想的彻底落空 | 第20页 |
三、建立了一定的尚法理念 | 第20-21页 |
四、程序规则的不足造成对实体监督保障的不利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政制度的社会意义 | 第22-27页 |
第一节 警政制度是国民政府法制的体现和维护统治的需求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警政制度的社会意义 | 第25-27页 |
一、基于依法治国的视角 | 第25页 |
二、基于构建法治政府的视角 | 第25页 |
三、基于加强社会管理的视角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政制度的特点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国民党政治理念在警政制度中的异化与缺失 | 第27-29页 |
一、国家主义至上思想下的“三民主义”在警政制度中的异化 | 第27-28页 |
二、分权与监督在警政制度中的缺失 | 第28页 |
三、“权能分制说”没有在警政制度中得到体现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政制度的具体特点 | 第29-42页 |
一、1927-1937年 | 第29-34页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第34-38页 |
三、1945-1949年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