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
民国时代政治
再论西姆拉会议
1925-1931年间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探述
民国时期昆明市外籍人员管理研究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工作--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慈幼安老慈善事业研究
论孙中山的“政治”观念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
民国初期的政体设置与其政权合法性问题研究(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河南省救济院研究
何为革命?革命何为?--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对革命的阐释
道与术:民国社区研究传统考察
20世纪20年代中国联省自治运动研究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粮荒与地方政府的因应--以浙江省为例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研究
1948年行宪国民大会提案初探
学术、舆论与政治--民初“好人政治”研究
民国时期粤北瑶汉关系研究
传承与更新:1912-1937年吴县县政研究
北京政府时期山东市民社会初探(1912-1928)
民国时期重要思潮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
媒体与救灾--以1931年江淮水灾救济为中心
关于宫崎滔天对孙文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的考察
浅析导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的日本因素
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
从“辛亥元老”到“慈善先驱”--朱庆澜慈善事业研究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年-1937年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民离村问题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社团政策与民众运动控制(1927-1937)
南京政府国民大会制度的运行与演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的公务员铨叙制度研究
民国河口地方法院研究
蒋经国“赣南新政”时期法制建设研究
论民国监察权的嬗变
孙中山科学思想研究--兼论孙中山的科学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关系
孙中山的土地思想研究
宋教仁政治思想与民初政治现代化研究--基于政治文化视角解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南乡村治安及防控体系研究(1927~1937)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民主政治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参政研究--基于精英主义民主理论
孙中山宣传思想初探
借款、政局与民众运动--以1912年国民捐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试论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省的县长管理
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以高玉柱的事迹为主线
潘光旦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22-1949)
官民之间:苏州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913-1954年)
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
戴季陶思想再评价
1921-1927年中共小资产阶级政策研究
论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以司法官考试为例研究
变迁社会中的“青年崇拜”:近代中国一种社会风气的反思(1895-1925)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