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他为什么频繁换工作?--职业价值观建构的个案研究
女性白领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大学生压力、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妇女杂志》所载文章反映的近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性别操演与性别抵抗--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研究
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吉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暴力型男性未成年犯共情能力的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婚姻价值观量表的编制与实证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性观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是“剩女”还是“盛女”?--人类学视角下的上海晚婚女性研究
共生与互动—唐代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唐宋公主婚姻生活研究
职业女性内外控人格特质、感知组织支持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工作生活品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作用研究
从《中国时报》广告审视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1988到2012年
《中国好声音》的麦当劳化
参与式性别预算的成效及影响--以温岭为例
女性杂志广告的消费观导向研究
开封市职业女性休闲满意度研究
吾家有女初长成--职业初期女性生涯调适的叙事研究
宁蒗摩梭人一夫一妻婚姻形态调查研究
城郊失地老人的生活质量状况研究--以南京市尧化社区为例
70后、80后、90后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比较研究
婚配年龄变化的时间社会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性别视角下的婚房购买及其对婚后家庭关系的型塑研究
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实证研究--以女大学生减肥为例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困境、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广南县为例
婚恋网站:一种新型的择偶方式
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性别意识研究
农村养老方式的困境与出路--以安徽省S乡为例
同妻、同夫婚姻维持与解体的比较--一项虚拟人类学研究
莉丝·沃格尔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观
当代韩国女性的政治参与研究
我国传统女教对现代女性角色的启示--基于角色理论视角
城市智障残疾人家庭关系研究:特征及成因
职场性骚扰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移风易俗中的政府作用--以民国时期上海集团结婚为例
农村家庭人情消费研究--以黑龙江省Q村为个案
中低层女性性工作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社工介入研究--以J市为例
转型时期农村人情消费研究--基于豫中地区Z村的调查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困难的个案工作研究--以大连市Z小学的学生为例
“微交流”调节下大学生与父母社会交换的研究
残疾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以吉林省聋哑盲残疾人为例
农村外劳家庭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研究--以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为例
女性“他者”地位的主体性反思--从波伏娃《第二性》谈起
高学历女青年婚恋观研究--以X大学为例
关于日本女性结婚条件变化的研究--以“婚活”热潮为中心
女性就业歧视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视角
近代印度女性家庭地位研究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