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妻、同夫婚姻维持与解体的比较--一项虚拟人类学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5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15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理论框架 | 第15-16页 | 
| 1.5 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5.2 田野调查 | 第17-18页 | 
| 第2章 同夫描述性研究及与同妻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 第18-25页 | 
| 2.1 同夫概念阐述 | 第18页 | 
| 2.2 同夫问题描述性研究 | 第18-21页 | 
| 2.2.1 同夫纳入同妻课题研究的原因 | 第18-20页 | 
| 2.2.2 同夫问题研究两条线索简要阐释 | 第20-21页 | 
| 2.3 同夫群体现状概述以及与同妻群体的比较 | 第21-24页 | 
| 2.3.1 同夫群体现状探究 | 第21-22页 | 
| 2.3.2 同夫与同妻基本情况对比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同夫与同妻婚姻维持的比较分析 | 第25-37页 | 
| 3.1 影响已婚同志家庭维持的五大因素 | 第25-31页 | 
| 3.1.1 经济实力影响婚姻“存亡” | 第25-26页 | 
| 3.1.2 子女是家庭维系的核心 | 第26-27页 | 
| 3.1.3 “面子”文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 3.1.4 单方面的感情付出 | 第29-30页 | 
| 3.1.5 军婚难摆脱 | 第30-31页 | 
| 3.2 维持婚姻的处理方法 | 第31-35页 | 
| 3.2.1 默默承受“畸形婚姻”的不幸 | 第31-32页 | 
| 3.2.2 寄希望于爱人转变性取向 | 第32-33页 | 
| 3.2.3 谅解与包容 | 第33-35页 | 
| 3.3 维持结果大多不尽人意 | 第35-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同夫与同妻婚姻解体的比较分析 | 第37-45页 | 
| 4.1 坚持离婚的原因 | 第37-41页 | 
| 4.1.1 无法接受性取向欺骗 | 第37-38页 | 
| 4.1.2 不堪忍受家庭“冷热”暴力 | 第38-39页 | 
| 4.1.3 远离恐艾患艾的困扰 | 第39-40页 | 
| 4.1.4 想寻得更好的归宿 | 第40-41页 | 
| 4.2 离婚过程中的烦扰 | 第41-44页 | 
| 4.2.1 过错判定与归责 | 第41-42页 | 
| 4.2.2 子女争夺与抚养 | 第42-43页 | 
| 4.2.3 财产分割矛盾 | 第43-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讨论与反思 | 第45-51页 | 
| 5.1 名存实亡的婚姻是否应该维系 | 第45-46页 | 
| 5.2 婚姻解体后的生活 | 第46-47页 | 
| 5.2.1 再嫁与再娶 | 第46-47页 | 
| 5.2.2 离异后无奈的单身选择 | 第47页 | 
| 5.3 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 第47-49页 | 
| 5.4 错不仅仅在同性恋者 | 第49-5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