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5-16页 |
1.4.1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页 |
1.5 论文创新之处与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概述 | 第18-22页 |
2.1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与数量规模 | 第18-19页 |
2.1.1 农村留守儿童概念 | 第18-19页 |
2.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 | 第19-20页 |
2.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及数量规模 | 第20-22页 |
2.3.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3.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 | 第21-22页 |
第3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调查 | 第22-33页 |
3.1 调查区域及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 第22-24页 |
3.1.1 调查区域简要介绍 | 第22-23页 |
3.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4页 |
3.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情况 | 第24-28页 |
3.2.1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 | 第24-26页 |
3.2.2 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情况 | 第26-28页 |
3.3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 | 第28-30页 |
3.3.1 生活质量方面 | 第28-29页 |
3.3.2 生活自理能力 | 第29-30页 |
3.4 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亲情情况 | 第30-33页 |
3.4.1 对父母外出工作性质的了解 | 第30-31页 |
3.4.2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联系方式 | 第31-33页 |
第4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困境分析 | 第33-42页 |
4.1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困境分析 | 第33-37页 |
4.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 | 第33-34页 |
4.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 | 第34-35页 |
4.1.3 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 | 第35-36页 |
4.1.4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 | 第36-37页 |
4.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困境分析 | 第37-39页 |
4.2.1 遭到坏人的伤害 | 第37-38页 |
4.2.2 缺乏常识与判断导致的意外伤害 | 第38页 |
4.2.3 情感、心理问题产生的意外伤害 | 第38-39页 |
4.3 留守儿童心理困境分析 | 第39-42页 |
4.3.1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 | 第39-40页 |
4.3.2 留守儿童孤独心理 | 第40-41页 |
4.3.3 留守儿童嫉妒心理 | 第41-42页 |
第5章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42-46页 |
5.1 从国家政策制度与经济层面分析 | 第42-43页 |
5.1.1 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影响 | 第42页 |
5.1.2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及相应义务教育制度影响 | 第42-43页 |
5.1.3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3页 |
5.2 从家庭、学校、社区、自身层面分析 | 第43-46页 |
5.2.1 家庭因素 | 第43-44页 |
5.2.3 学校因素 | 第44-45页 |
5.2.4 社区环境因素 | 第45页 |
5.2.5 自身因素 | 第45-46页 |
第6章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困境问题的对策 | 第46-54页 |
6.1 从国家政策制度与经济层面的应对对策 | 第47-48页 |
6.1.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第47页 |
6.1.2 改革户籍制度与学籍制度,让留守儿童接受公平教育 | 第47页 |
6.1.3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 第47-48页 |
6.1.4 成立工作委员会,帮助留守儿童 | 第48页 |
6.2 从家庭层面的应对对策 | 第48-50页 |
6.2.1 父母要转变观念 | 第48-49页 |
6.2.2 改进家庭教养方式 | 第49页 |
6.2.3 在外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 | 第49页 |
6.2.4 选择好监护人 | 第49-50页 |
6.3 从学校层面的应对对策 | 第50-51页 |
6.3.1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 第50页 |
6.3.2 做好教师思想工作 | 第50页 |
6.3.3 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 | 第50-51页 |
6.3.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 第51页 |
6.4 社区 | 第51-52页 |
6.4.1 完善基础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 | 第51页 |
6.4.2 营造良好农村社区环境 | 第51-52页 |
6.4.3 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 | 第52页 |
6.4.4 开展社区各种帮扶活动 | 第52页 |
6.5 留守儿童的自身责任 | 第52-54页 |
6.5.1 正确的心态面对父母外出务工 | 第52-53页 |
6.5.2 加强自身的心理调节 | 第53页 |
6.5.3 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和人生抱负 | 第53-5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广南县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调查问卷 | 第58-64页 |
附录A1: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A2:对留守儿童老师的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附录A3: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B:图表目录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