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英王亨利二世与贝克特的斗争
中世纪晚期的公会议理论
试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运动
20世纪上半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会教育评析
《威斯敏斯特信条》及其神学基础
早期的凯尔特教会
自由与传统--拉梅内天主教思想研究
神的人类学:海舍尔的宗教哲学
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奥利金《<约翰福音>释义》中两希文化的融合
12到14世纪西欧基督教士的自然权利观念及其论争
“中心”里的基督教--对“C中心”宗教功能的社会学考察
从大烟鬼到传教人--近代中国基督徒生活方式的转变(1835-1906)
爱丁堡会议与中国教会
上海基督教传教时空演进初探(1608-1912年)
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教育研究
永圣域村宗教生活方式的世俗化变迁研究
从利玛窦两次易服看耶稣会士对异质文化的适应
克卢尼比较神学研究
民间组织与社会治理--转型时期杭州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研究
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与基督教
早期基督教素食观与动物权利
斯密伦理学中的神学思想研究
浅论中世纪基督教军事修道团体的起源
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
基督教女传教士在山东活动述论(1860—1920)
基督教与近代陕西社会
“弟兄之辨”:近代福州天主教与新教传播之比较
近代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实业传教研究--以蒲鲁士为个案
卡尔·巴特《教会教义学》中的上帝论
超越困境:刘小枫神学研究中的生存美学
《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
弗莱《伟大的代码》的圣经阐释特点
韩国基督教盛行的原因
基督教图像的早期发展及其地位的确立
莫尔特曼思想中的辨证方法--从理论建构到生存实践
“行律法”抑或“律法之工”?--《加拉太书》中律法、信心、称义之关系的研究
萝斯玛丽·雷德福·鲁塞尔的生态女性主义神学思想研究
当代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对石家庄市基督教会的调查研究
近代福建基督教传教策略的转变探析
甘肃汉藏边界的基督教:历史与现状
近代以来基督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
罪恶与悔改--奥古斯丁《忏悔录》伦理思想研究
基督教徒的宗教性、价值观与身份认同--以天水市麦积区农村基督教徒为例
信仰的根源--乡村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宗教压力及宗教应对研究
清末以来天主教在广西瑶族山区传播发展研究--以桂北土养槽山区教会为个案
关于明末对天主教批判与反批判的几点认识
政府对基督教非建制教会的管理探析
论基督教对近代西方国家外交的影响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