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朝向希望的希望--对莫尔特曼希望神学中“希望”观念的阐释
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
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伊拉斯谟教育思想再探
大学生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形成及宗教实践的特征--上海S大学的调查研究为例
神性自我:灵知的理论、历史和本质
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对N省H市山口教堂的研究
对危重病人的治疗--论麦哥铭的医学伦理观
圣灵恩赐与韩国新教教会
海因利希·奥特的上帝观
天主教改革和禁闭修女问题研究
当代西方天主教新自然法学派的良心观
近代四川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研究(1840-1919年)
基督徒的宗教性:概念、结构与测量
儒家和基督教关于恶的来源及其消除的思想之比较
追寻遗失的智慧--莫尔特曼生态创造论思想研究
马基雅维利对基督教的批判
“上帝”言说的诠释困境--明清之际“三位一体”之汉语表述的文化分析
艾儒略人性论研究--兼论与朱熹人性论之异同
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河北乡村基督教的调查与思考
14-17世纪俄、中寺院经济比较研究
鲁南农村基督教信仰考察研究--以山东临沂苍山县白庄村为个案
希伯来宗教的“圣约”观念:神学—社会学的进路
大秦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西方医药交流
从信仰到世俗--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个案研究
基督教与近代闽北社会--以美部会为考察中心
福州基督教会音乐与诗歌研究--以基督徒聚会处诗歌为个案
基督教传播
福安天主教与社会变迁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
亚里士多德友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
转型期小城镇基督徒信仰状况研究--以河南省商水县城关镇调查为例
论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政治神学的新自由主义性质
基督教在中韩传播之比较--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天主教改革与复兴--反宗教改革再审视
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研究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观研究
近代苏州地区的基督教女传教士(1880—1930)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传播学解读
“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
知识分子与宗教信仰--以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基督教信仰为例
海舍尔深度神学视阈中的崇高
试论基督教在古代英国的传播(公元2世纪末至公元8世纪)
试论传教士对本地教会人士定位的转变--以三次传教士大会为平台的讨论
一种尝试--微观视野下的中国内地会与中国(1865-1905)
论李九功对天主教教理的接受
浅谈天主教梵二会议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的妇女、婚姻和家庭观
欧洲的基督教世界统一理想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基督教传入与早期英国文化变迁
克尔凯戈尔基督教哲学探讨--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十字架遭遇龙图腾--明清基督教与中国的宗教性文化对话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