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误读的共和:1916-1924年的北京国会
《新青年》出场的历史资源探析
民国时期河北旗地变革研究(1912-1934)
民国时期云南乡村建设研究--以昆明县为个案分析(1930-1942年)
稳定与发展--杨增新治理新疆研究(1912-1928)
红卍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22-1949)
民国时期慈善法制研究
民国时期女子就业观与就业实践(1912-1936)
民国前期雍和宫研究
试析马步芳家族封建宗法统治的主要特点
民国前期的扩军与裁军问题研究
任鸿隽科学体制思想研究
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电车公司
韩复榘军事政治活动述论
北京国民政府警政建设主要措施述论
贵州省宪运动研究
民国初年的甘肃省议会(1912-1927)
民初政治的革新与变异(1912-1916)
民国时期“农村恐慌”的立法应对机制--以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为背景展开
清末民初江苏师范教育研究
孙中山文化整合思想研究
北洋政府初期肃政厅研究
袁世凯政府时期的文官惩戒制度研究(1912-1916)
北洋政府晚期政体形式的演变述论(1924-1928)
民初政党之观察与思考--以黄远生为中心
民国时期宁波财政研究
北洋政府的外交现代化研究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问题研究
曹元弼礼学思想研究--以《礼经学》为考察重点
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法制变革(1912-1928)
地方主义与民初江西省议会
1911-1945年俄(苏)与外蒙古的政治、经济关系
民国初期政治制度分析
1918年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研究
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1916-1926)
民国时期湖南禁烟政策研究
宋教仁边疆史地研究论析
民国元年兵变研究
民国时期湖南人口与社会问题辨析
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社会舆论--以《申报》为中心
梁启超与欧战
民国时期中外无线电合同交涉探析
民国时期的汉口商人与商人资本(1912-1936)
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
清末民初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民初地方实力派研究(1912-1916)
蔡锷国家观研究
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研究
江西民政长风潮与民初政局
近代香烟广告的文化解读--以1910-1940年代报刊香烟广告为主体的研究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