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步芳家族封建宗法统治的主要特点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家族封建宗法统治的社会基础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多种经济结构的重叠制约 | 第11-13页 |
一、东部农业区的经济结构 | 第11-12页 |
二、牧区的经济结构 | 第12页 |
三、青海商品经济落后的原因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多种行政建置的交叉并存 | 第13-15页 |
一、土司制度 | 第13-14页 |
二、千百户制度 | 第14页 |
三、盟旗制度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多重标准 | 第15-18页 |
一、“家天下”思想的延续 | 第15页 |
二、政权与教权的双重整合 | 第15-16页 |
三、“团体主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惟亲是用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同家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同地域 | 第19-21页 |
一、省内派系 | 第19页 |
二、省外派系 | 第19-20页 |
三、各派系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同宗教 | 第21-25页 |
一、新兴教产生的背景 | 第21-22页 |
二、劫持马果园,推行新兴教 | 第22-25页 |
第四节 姻亲关系 | 第25页 |
第五节 昆仑系 | 第25-28页 |
一、昆仑中学的形成 | 第25-26页 |
二、昆仑中学的发展 | 第26页 |
三、昆仑中学的管理和规模 | 第26-27页 |
四、昆仑系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垂直统治法”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垂直统治法”的解释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垂直统治法”的优越性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垂直统治法”的运用 | 第31-33页 |
一、建立极端严密的社会控制体系 | 第31页 |
二、管理青海省内的蒙藏民族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依附中央,相对独立 | 第33-39页 |
第一节 马麒主政时期(1911-1931)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马麟主政时期(1931-1938) | 第34-36页 |
第三节 马步芳主政时期(1938-1949) | 第36-39页 |
第五章 马家军是维持封建宗法统治的支柱和基石 | 第39-46页 |
第一节 青海军队的演变—从宁海军到马家军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青海兵制的转变 | 第40-43页 |
第三节 青海军军事管理的特色 | 第43-46页 |
一、青海军提拔人员的先决条件 | 第43-44页 |
二、调遣军队与任命军官 | 第44页 |
三、夺取马步青军权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