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离乡原因分析 | 第12-26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离乡赴东北的经济动因 | 第12-18页 |
·山东频发的天灾人祸导致的民生艰难 | 第12-15页 |
·山东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 | 第15-16页 |
·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吸引 | 第16-17页 |
·东北地区经济开发与建设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 第17-18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离乡赴东北的政治动因 | 第18-22页 |
·中央政府对移民垦荒的鼓励与引导 | 第18-19页 |
·地方当局对移民行动的推动与支持 | 第19-21页 |
·日伪当局实行的强制性、欺骗性移民政策 | 第21-22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离乡赴东北的文化心理因素 | 第22-24页 |
·"闯关东"习俗的影响 | 第22-23页 |
·山东民众"安土重迁"传统观念的转变 | 第23-24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离乡赴东北的地理交通条件 | 第24-26页 |
·便利的海运 | 第24页 |
·便捷的铁路交通 | 第24-26页 |
2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的概况及特征 | 第26-36页 |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的概况 | 第26-30页 |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的人数 | 第26-28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离乡赴东北的路线选择 | 第28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东北的阶段划分 | 第28-30页 |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山东移民的主要特征 | 第30-36页 |
·移民数量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 第30页 |
·移民进程两起两落,过程充满艰辛 | 第30-31页 |
·移民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比例偏高 | 第31-33页 |
·移民的职业流向变化明显 | 第33页 |
·移民的空间流向相对集中 | 第33-34页 |
·移民回返率较高,流动性强 | 第34-36页 |
3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对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36-43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对东北地区的政治影响 | 第36-38页 |
·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缓解边疆危机 | 第36-37页 |
·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 第37-38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影响 | 第38-40页 |
·加速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促进东北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 第38-39页 |
·加速东北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东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 第39-40页 |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对东北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 | 第40-43页 |
·推动新型关东文化的发展 | 第40-41页 |
·对东北地区人口性别比产生重大影响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