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论徐树铮与皖系军阀的兴衰
吴佩孚思想管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乡村建设运动研究--以教育建设及其政府主导性为中心
民国时期甘宁地区的鸦片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人事管理思想研究
近代中国市场之倾销与反倾销研究--以水泥业市场为中心的分析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研究:1926-1949
民国河南县政研究
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
民国前期陕西“交农”问题研究
十三世达赖喇嘛与博克多汗政府的关系--以日本外务省记录为主线索的考察
民初立宪活动中的孔教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与社会流动(1912-1937)
从北京到北平:国都南迁与北方的社会舆论
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
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
山西村治下乡村的变革与建设
杨天石与蒋介石研究探析(1955-2009)
探析国民政府时期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
联省自治及其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以通史和专史著作研究为中心
1912年关于省制改革的争论
于右任监察思想及其实践研究(1931-1945)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无形政党”研究
儒教入宪——民元国会制宪中的国教案及其论争
清末民初拉萨动乱初析
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研究(1918-1920年)
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研究(1919-1927)
民国时期河北地权纠纷--以河北民国高等法院档案为中心
1915-1919年《益世报》的文化广告研究
章太炎与湖南省宪运动
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袁世凯政治思想研究
黎元洪与民初政局
论王正廷的废约思想及主张
国民党人与欧战--以国民党人的刊物为中心考察
锡箔的社会文化史:以民国江浙地区为中心
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
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
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与杭州公民身份塑造:1913-1937
孙科立宪思想研究
俞大维与国民政府的兵工建设(1933-1945)
国民政府时期财政部的金融监管研究(1927-1940)
1920年代中国人的苏俄认识研究--以中国人的赴苏俄记录为中心
1932-1947年陕西黄龙山地区的开发
山东省第一届省议会研究
清末民初多党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民国早期青岛犯罪研究(1923-1927)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