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7-9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四、资料挖掘 | 第15-18页 |
第一章 近代西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 | 第18-29页 |
第一节 近代西北的自然生态 | 第18-23页 |
第二节 近代西北的人文社会 | 第23-29页 |
第二章 乡村危机:西北土匪的成因之一 | 第29-45页 |
第一节 西北乡村危机的原因 | 第29-40页 |
第二节 西北乡村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 第40-45页 |
第三章 政治危机:西北土匪的成因之二 | 第45-62页 |
第一节 西北政治生态的畸变 | 第45-52页 |
第二节 西北社会的民族与宗教矛盾 | 第52-56页 |
第三节 军人安置制度的缺失 | 第56-59页 |
第四节 军队的匪化及其影响 | 第59-62页 |
第四章 文化危机:西北土匪的成因之三 | 第62-71页 |
第一节 道统的衰落与地方意识的强化 | 第62-64页 |
第二节 西北社会风气的恶化 | 第64-68页 |
第三节 游民文化与匪文化的流行 | 第68-71页 |
第五章 西北土匪概况 | 第71-96页 |
第一节 西北土匪的类别 | 第71-75页 |
第二节 西北土匪的发展阶段 | 第75-79页 |
第三节 西北土匪的分布 | 第79-91页 |
第四节 西北土匪的组织结构与纪律 | 第91-96页 |
第六章 西北匪首的群体结构 | 第96-112页 |
第一节 西北匪首的个性特征 | 第96-99页 |
第二节 政治投机型土匪 | 第99-104页 |
第三节 升官发财型土匪 | 第104-107页 |
第四节 良心未泯型土匪 | 第107-112页 |
第七章 西北土匪与秘密社会 | 第112-122页 |
第一节 西北秘密社会概况 | 第112-116页 |
第二节 西北秘密社会的演变与蜕化 | 第116-122页 |
第八章 西北土匪的生活世界 | 第122-145页 |
第一节 西北土匪的日常生活 | 第122-125页 |
第二节 西北土匪的谋生手段 | 第125-130页 |
第三节 西北土匪的变态行为 | 第130-135页 |
第四节 西北土匪的精神世界 | 第135-139页 |
第五节 西北土匪与毒品 | 第139-145页 |
第九章 西北土匪的政治倾向 | 第145-155页 |
第一节 西北土匪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 第145-148页 |
第二节 西北土匪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148-153页 |
第三节 西北土匪与乡村社会权势的嬗变 | 第153-155页 |
第十章 西北土匪的治理 | 第155-192页 |
第一节 剧场国家理论与土匪治理的动态博弈 | 第155-157页 |
第二节 西北地方政府的治匪政策 | 第157-169页 |
第三节 土匪治理个案分析 | 第169-174页 |
第四节 乡民防匪的自卫组织 | 第174-181页 |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的剿匪政策 | 第181-192页 |
第十一章 西北土匪的覆灭 | 第192-202页 |
第一节 解放初西北土匪的概况 | 第192-193页 |
第二节 西北剿匪的发展阶段 | 第193-199页 |
第三节 剿灭西北土匪的原因与经验 | 第199-202页 |
结束语 | 第202-204页 |
附表:民国末期西北主要股匪分布一览表 | 第204-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2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