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20世纪20年代山西的离婚潮
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
论民国时期的西北土匪
阎锡山幕僚研究
民国时期成都工商同业公会研究
国家法令与民间习惯: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
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
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
民国时期岷江上游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天然药材、森林、矿产为例
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
民国时期成都私立中学教育发展述论
“从繁荣到衰败”:民国四川蚕丝业的演进历程--以南充为例
民国时期都江堰灌区水费及水利纷争研究
民国广东地方政府外债研究 1912-1937
民国初年法律与革命——以姚荣泽案和宋汉章案为例
民初社会与教育近代化
中法实业银行始末述论
财政制度近代化的尝试--论民国初年周学熙的财政整理
民初国家重建中知识分子对代议制的探索与困惑——以潘力山为例
北洋政府律师制度确立及实施效果探析
民国时期湖北司法研究(1912-1937年)
民国时期的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
从前、后《甲寅》看章士钊的思想转变(1914-1927)
民国时期湘西匪乱研究
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以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为讨论中心(1915-1920)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选举制度研究
蔡锷政治思想研究
顾维钧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及其修约实践--以北京政府时期为中心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外交运动研究
清末民初中国妇女的平等思想和义务意识
北洋政府时期的民族保险业
民国时期节育思潮初探
袁世凯时代北京政府中央官僚构成之研究(1912—1916)
法国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嬗变
民国初期重庆航运业的发展及作用(1912-1927)
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12—1924)
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被罢免事件之再探讨
北洋保商银行的特殊发展轨迹
穆藕初实业救国思想探析--兼论其实业救国的实践
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以《科学》杂志为中心的研究
“二次革命”前后陈其美反袁斗争述论
清末民初湖南社会习俗的演变(1895—1927)
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组织研究
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
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
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
匪首刘桂堂研究
民国时期的民间慈善团体——以20、30年代的成都为例
北洋政府时期的关税自主运动--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中心的研究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