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文化趣味与身份认同--民国初年教授群的文化生活
康区在民国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商会研究
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
庚子赔款退还与北洋时期内国公债
民国时期文官任用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文官的甄别与登记制度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的国民外交
邵飘萍张季鸾比较研究--以民国时期名记者代际演变为视角
民国时期安徽矿业研究(1912-1945)
民国时期安徽地方银行研究
清末民国时期国人眼中的西南边疆--以《东方杂志》为中心
杨增新与白俄残兵窜扰新疆
民国时期竺可桢的政治态度研究
蒋介石与戴笠关系异变研究
毛彦文的婚恋经历与时代变迁
民国时期女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呈现--以20世纪30、40年代《世界日报》为例
殖边银行研究
民国初年长芦募捐活动初探--以河北省档案馆所藏长芦盐务档案灾荒卷为例
康有为晚年思想趋稳原因探析--以《不忍》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民国时期甘肃田赋研究
民国时期汉族文明婚俗探究
民国初年革命派与立宪派、北洋集团制衡下的合作
“联省自治”思潮与清末民初的政治发展
社会变迁与知识分子的探索--以吴宗慈为例
荣氏企业职工教育与企业发展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挽救华茶的制度变迁
西藏分裂主义与西姆拉会议
聂云台改宗研究
中国国民党干部培养体制变革研究(1924-1945)
试论民国前期(1912-1937)杭州“新市场”的土地开发--兼论杭州城市中心区的移动
王正廷主要社会公益活动探析
民国时期宁波集市研究
钱新之银行思想与实践研究
从投身教育到献身出版:夏丐尊编辑出版活动研究
民国时期四川省公债研究(1920-1941)
民国时期新疆乡约制度研究
民国新疆汉民族社会生活研究
中华民国时期新疆邮政业研究
中国近代社团与秘密会党的比较研究
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研究
北洋政府外交制度研究
何思源政治思想探析(1919-1949)
民国时期郑州城市人口变迁研究(1912-1948)
民初《女子白话报》研究
试析虞洽卿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以金融业和航运业为例
洪宪帝制时期的中日外交
北洋陆军第三师述略
袁世凯统治时期政治会议述略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