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矿业法研究
抗战时期江西地区的荣军管理研究
“汉中密约”研究
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
《战时日本》杂志对战时日本的认识与研究
抗战时期的南京永利铔厂
民国晚期江南工赈研究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兵役宣传研究
战后之江大学复员研究
战时国立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1938-1945)
伪河北省省长吴赞周研究
南京城市防空研究(1932-1937)
“三单头人”:国家政权变动中的屯堡权威--基于贵州安顺S村土改当事人的口述历史研究
“超然”与限界:国民政府主计处与财政监督(1931-1949)
东北抗联文化研究
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役制度--以绥远地区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9)
民国时期保定私立育德中学研究(1928-1937)
战后广东禁烟禁毒研究(1945-1949)
黄通与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改革
保定救济院经费研究(1928-193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绥远省救济院研究(1946—1949)
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七师抗战时期在绥远的作战与驻防
近代报刊中的战后国民政府接收西沙群岛事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读经论争问题研究(1927-1937)
曲折与统合:山东抗日根据地“整支”研究(1943-1945)
1924年北洋大学“驱冯”运动研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的舆论宣传(1931.9-1932.2)
《新东方》(1940-1944)研究
《塑造“小国民”:全国儿童年研究1935.8-1936.7)》
从《战时中国》(China at War)看国民政府对美抗战宣传(1937-1945)
裂缝中的生存:中共早期农会组织研究--以大别山地区为例
抗战时期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研究(1940-1943)
民国时期的海关监督--以1931年两湖堤工捐事件为例
近代汉口公共卫生的官民互动(1900-1930)
解放战争中战略反攻时期临汾、晋中战役的再探讨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授从政类型化研究
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研究
“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
首都国货陈列馆研究(1928-1937)
1938-1945年青岛地区劳资关系初步研究
《妇女生活》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
湖北省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研究
天津事件与英日东京谈判
“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
晋察冀边区工业科技事业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定救济院改组研究(1928-1948)
友声旅行团研究
战争与东北粮价研究(1931-1949)
西安事变善后问题研究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