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
西北协进会与《西北杂志》研究
青岛社会犯罪研究(1937-1945)
论伪满警察机构沿革与特点
1930年以来冀中农业技术条件变迁--以清苑为例
抗战时期贵州保甲制度研究
万家岭战役研究
翁文灏西南开发思想与实践述评
20世纪20年代留苏运动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
疾病、政治与医疗—孙中山癌症诊疗过程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企业内迁研究
近代上海华界城市交通事故及治理(1927-193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衣商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
申新纺织企业档案工作研究(1915-1955)
1937年江阴保卫战研究
1919-1927年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研究
煤荒中的上海煤商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1931-1949)
延安时期马列著作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近代索伦山地区移民社会史研究(1905-1931)
20世纪初延边地区商埠地发展史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朝鲜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研究
1949年前后香港社会冲突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政策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陕西省临时参议会研究(1939-1945)
伪满洲国奴化教育中的记忆侵略
抗战期间沁源围困战研究
福建省参议会研究(1946-1949)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
大革命时期豫东农民运动研究
抗战时期陕西役政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境内朝鲜人武装队伍的活动及其归宿
陕西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
五四前后吴佩孚与公众舆论的互动研究
合作的尺度:蒋介石与鲍罗廷关系研究(1924-1927)
民国时期浙江地政研究(1927-194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研究
蒋介石与1938年国民党“临全大会”研究
外交系与北京政治:1922-1927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军粮问题探析(1937-1945)
川康彝藏聚居区法币流通状况研究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香港的文化统制
全国经济委员会与西北开发(1931-1938)
抗战时期陕西粮食增产研究--以陕西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为中心
民国时期龙泉县的保长研究
绍兴县商会自治权研究(1945-1949)--以稳定物价为中心
“反美扶日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对日索赔政策
西安旅店业同业公会研究(1937-1949)
1937年通州事件研究
论江西苏区的戏剧运动
江苏通海如泰地区红十四军研究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