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通与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改革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四、理论与方法 | 第18-19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一章 黄通土地思想与实践的背景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农村危机与土地问题 | 第20-26页 |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危机 | 第20-23页 |
二、土地集中与地权问题 | 第23-26页 |
第二节 黄通的个人经历 | 第26-30页 |
一、学术经历 | 第26-28页 |
二、政治经历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欧美土地改革理论的传入 | 第30-36页 |
一、欧美土地改革理论的借鉴 | 第30-32页 |
二、土地金融理论与方法的传入 | 第32-36页 |
第二章 黄通的土地思想 | 第36-56页 |
第一节 黄通土地思想的来源 | 第36-38页 |
一、欧美土地改革理论的借鉴 | 第36-37页 |
二、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黄通土地思想与主张 | 第38-56页 |
一、土地关系论:土地问题的核心 | 第39-47页 |
二、土地金融论:解决土地问题的手段 | 第47-56页 |
第三章 黄通的土地改革实践 | 第56-66页 |
第一节 地政实践 | 第56-59页 |
一、开展地政调查与研究 | 第57-58页 |
二、进行地政教学,培养地政人才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土地金融实践 | 第59-66页 |
一、组建土地金融机构 | 第59-61页 |
二、制定土地金融规章制度 | 第61页 |
三、开展土地金融业务 | 第61-66页 |
第四章 黄通开展土地金融工作的困境 | 第66-74页 |
第一节 不同阶层力量的阻力 | 第66-69页 |
一、民众对土地金融的不了解 | 第66-67页 |
二、地主阶级的反对 | 第67页 |
三、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 | 第67-69页 |
第二节 土地金融制度的不完善 | 第69-71页 |
一、土地金融机关不独立 | 第69页 |
二、机构简单,工作人员匮乏 | 第69-70页 |
三、放款期限与利率的不合理 | 第70-71页 |
第三节 时代的因素 | 第71-74页 |
一、战争影响 | 第71-72页 |
二、通货膨胀导致资金的缺乏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