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20世纪30、40年代昆明城市公共卫生研究
云南抗战木刻研究
《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
民国江西水利局研究(1926-1949)
陕甘宁边区银行金融活动研究(1941-1945)
民国期刊视野中的山西新生活运动--以《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为中心
五四时期婚姻伦理变革研究
《良友》画报的女性服饰文化研究
沦陷时期日本在东北修筑公路桥梁的企图及影响
抗战时期美国记者“三S”对中共的认知与判断
1943-1944年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减租会
试论侵华日军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破坏与掠夺
抗战时期湖北监犯调服军役研究
抗战时期民族英雄的书写与建构(1931-1945)
1945-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研究
抗日根据地生产类展览会研究
汉口中南银行的放款与投资研究(1923-1938)
1942年南京“大东亚战争博览会”研究
近代口岸转口税制度与征收(1931-1942)
华北沦陷区《国民杂志》研究
训政下兰溪实验县自治研究(1933-1937)
日伪政权在武汉沦陷区的文化建构
商人、商帮与地方社会:成都市商民协会研究(1925-1931)
官方与民间: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的难民救济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1920年代“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传播与反响研究
五四时期“废督裁兵”思潮研究
抗战时期湖南的难民及难民救济
礼贤中学(1900-1949)与近代青岛
1935-1940年福建省禁烟运动研究
国民革命军一七六师抗战述评
新桂系时期广西省立梧州女子中学研究
总体战视野下国民政府的抗战动员研究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在三江平原的农业掠夺
湘鄂赣边区的中共动员与农民革命(1923-1929)
北满解放区土改教育研究(1946-194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汽车邮政研究(1927-1940)
民国天津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研究(1928-1949)
民国时期河北省中小学党化教育研究(1928-1937)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冬学运动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难民救济研究
季米特洛夫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抗战时期日伪对上海棉纱的掠夺与统制
土地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根据地社会建设研究
1932年中央大学教员索薪事件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申报》视野中的中共抗战研究
中国农民党研究
贵阳电厂研究(1927-1949)
中共的“联合政府”构想与国民党的应对研究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