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状况初步研究
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与现代政治学科的建立及初步发展(1898-1937)
辽宁义和团运动初探
民国北京社会风化问题及其管控研究(1912-1949)
李守信的生存之道
辽宁棉业现代化研究(1861-1931)
江苏省议会研究(1912-1925)
民国时期山西省区村制研究(1917~1928)
民国绥远地区旅外学生研究(1912-1937)
袁世凯与清末政局研究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of the Japanese Merchant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1925-1948)
近代上海金融业中的山西票号
民国时期广播电台与沪剧发展研究
江苏留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1840-1928)
简论崇彝及其《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清末民初科尔沁左翼中旗社会控制研究--以清末民初科左中旗土地开垦及通辽设治为中心
20世纪初日本驻九江领事馆的建立及其对赣北交通的控制
清末法学家的法律文化自信
北洋政府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研究
同治陕甘“回变”消极影响考述
近代上海永安公司企业文化研究
靳云鹏三任国务总理研究(1919-1921)
中日两国近代海防思想路线之比较
京汉铁路与民国时期许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北洋省政与国家政局(1916-1928)--以国家中心权力的衰变为视角的考察
近代邯郸城市发展变迁研究(1906-1949)
民国时期昆明市慈善会研究
晚清新政与中国近代政治转型
中央与地方--以清末民初江西地方自治为视角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
左宗棠荒政实践研究
清末杭地官绅对新式学堂的应对--以浙江求是书院为例
抗战前陕西棉业与地方经济变迁
李棠阶研究
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研究
晚清新疆的旱、蝗灾害及社会应对--以吐鲁番为中心
民国时期西安自来水事业建设
光绪初年吐鲁番基层社会的治理和控制(1877-1884)--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例的分析为中心
晚清抵制外货运动研究
甲午战争奉天战场清军将领群体研究
民初山西宗圣会与孔教运动
光绪朝雁北地区灾荒研究
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以瑞安孙氏为中心
论民初梁士诒的理财政策
清末民国苏州的杂捐(1901-1937)
试论民国时期山西社会教育(1912-1937)
近代苏州城市空间与城市想象--基于旅游文本的探讨
从晚清中葡澳门交涉看清政府海疆观念的嬗变
俄日殖民时期大连城市文化特点研究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