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山西宗圣会与孔教运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山西宗圣会的一般概况 | 第17-27页 |
一、山西宗圣会的缘起与发展 | 第17-20页 |
1. 兴起背景与缘由 | 第17-18页 |
2. 发展脉络 | 第18-20页 |
二、山西宗圣会之详述 | 第20-27页 |
1. 山西宗圣会的组织建设 | 第20-23页 |
2. 学政绅诸界共襄宗圣会 | 第23-25页 |
3. 宗圣昌孔以尚道德而促共和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山西宗圣会在孔教运动中开展的活动 | 第27-45页 |
一、宣扬儒学与昌明孔教 | 第27-32页 |
1. 办刊与演进共进,祀孔与圣诞并行 | 第27-30页 |
2. 倡王学以致良知,取颜学以趋实行 | 第30-32页 |
二、兴办教育与改良风俗 | 第32-40页 |
1. 倡设圣庙教育馆,瀹民智而普德育 | 第32-34页 |
2. 注重经学与德育,裕修身以植根基 | 第34-36页 |
3. 调和新旧之道德,倾观听以易民风 | 第36-40页 |
三、参与国教运动 | 第40-45页 |
1. 山西宗圣会在国教运动中的活动 | 第40-41页 |
2. 山西宗圣会关于国教实施之主张 | 第41-45页 |
第三章 山西宗圣会与孔教问题论争 | 第45-59页 |
一、山西宗圣会关于孔教问题的思想主张 | 第45-49页 |
1. 孔教是否为宗教 | 第45-46页 |
2. 孔教可否立为国教 | 第46-48页 |
3. 孔教与专制复辟的关系 | 第48-49页 |
二、关于孔教问题思想主张之异趣 | 第49-53页 |
1. 山西宗圣会成员内部之比较 | 第49-50页 |
2. 宗圣会与各尊孔团体之异向 | 第50-51页 |
3. 宗教界诸教人士之异声 | 第51-53页 |
三、孔教问题论争所引申出的问题 | 第53-59页 |
1. 山西宗圣会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 | 第53-54页 |
2. 山西宗圣会对于宗教问题的探讨 | 第54-55页 |
3. 山西宗圣会与儒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 第55-59页 |
余论 孔教运动的再认识 | 第59-63页 |
1. 地方尊孔团体与孔教运动 | 第59-61页 |
2. 孔教问题论争所带来的思考与认识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一 宗圣社会简章 | 第65-69页 |
附录二 山西宗圣会发起者全体题名表 | 第69-71页 |
附录三 山西宗圣社会第一次开成立大会选举职员表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