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潜夫论》研究
南朝女性文学创作研究
刘知几《史通》之《左传》批评
“鲁迅文学批评”在解放区的整合与转化
李商隐公牍文研究
苦难与光--论苏雪林的天主教信仰与文学创作
契嵩《中庸解》研究
董以宁诗文研究
叶圣陶“多重身份”的互动关系之考察
论“十七年”散文的探索与突破
刘开研究
两汉著述引《诗》研究
意义重构中的缪斯--“五四”新文学生成的文化审美阐释
论汉代文艺思想中的诗史会通
南京女作家群落研究(1990年代至今)
叙事学视野下的连环画和漫画书的图文关系研究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研究
林语堂人生艺术化思想及其根源探究
北宋记体文研究
复社社团文学研究
巴金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0世纪90年代文学身体叙事的突围与陷落
中古时期文本中的水神意象变迁--以《文选》为中心
论底层文学的悲剧意蕴与创作审美价值
从小说到戏剧间的沟通--汪曾祺剧本创作研究
微博中的文学传播研究
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代言与立言: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嬗变
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1919-1936)
周作人“乡土文学”概念的起源与变迁--以柳田国男“民俗学”为视角
三毛“传奇”的生成--1980年代中国大陆“三毛热”现象研究
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
卮言与《庄子》内篇文章结构研究
教育政策与台湾1950-60年代文学
论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
吕留良的交游与文学创作
魏泰及其交游研究
晚金士人的存“文”与守“道”--以元好问研究为中心
李百药及其《北齐书》研究
张光年与新时期文学(1976-1984)
1908-1922:从民族主义文学到“人的文学”--周作人文学思想的发生与演变
明清通俗文学中的木兰故事文本研究
《文选》李善注引部分杂家文献考
钱仪吉《碑传集》“文学”类碑传史源初探
方苞“义法”说研究
“三包”考辨
梁园文士集团研究
境遇与策略--“文革”后中国当代小说苦难叙述研究
自由之美的追求与歌唱--论徐志摩文学创作的精神与文体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性、情关系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