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梁园文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 第14-27页 |
第一节 汉初社会状况的因素 | 第14-17页 |
一、战国余韵 | 第14-15页 |
二、七国之乱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梁孝王个人的因素 | 第17-21页 |
一、政治地位 | 第17-18页 |
二、经济实力 | 第18-20页 |
三、个人性情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地域的因素 | 第21-27页 |
一、梁国:晋楚之故地 | 第21-24页 |
二、文士:多来自齐梁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梁园文士的身份及其游梁作品之考察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梁园文士的身份 | 第27-31页 |
一、赋家与经士 | 第27-30页 |
二、纵横家与谋士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文士游梁作品 | 第31-39页 |
一、梁园之游的时间 | 第31-34页 |
二、文士游梁作品界定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梁园文士的文学创作 | 第39-53页 |
第一节 咏物小赋创作 | 第39-43页 |
一、咏物与歌颂 | 第40-41页 |
二、承《风》《骚》而开后世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汉大赋创作 | 第43-49页 |
一、开“劝”、“讽”之先河 | 第43-45页 |
二、赋家之心 | 第45-49页 |
(一) 苞括宇宙 | 第45-46页 |
(二) 老庄思想 | 第46-48页 |
(三) 纵横遗风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散文创作 | 第49-53页 |
一、宗汉意识 | 第49-50页 |
二、政治性与文学性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梁园文士集团的地位和影响 | 第53-73页 |
第一节 囊括群豪——梁园文士集团在汉初文学界的地位 | 第53-61页 |
一、汉初文士集团 | 第53-59页 |
(一) 汉初文士集团概说 | 第53-57页 |
(二) 汉初文士集团特征 | 第57-59页 |
二、梁园文士集团在汉初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启迪后秀——梁园文士集团对后世文学集团的影响 | 第61-73页 |
一、梁园之模式 | 第61-62页 |
二、梁园之精神 | 第62-73页 |
(一) 汉代中期至唐文人对梁园的描绘 | 第62-66页 |
(二) 唐代文人的梁园情结 | 第66-69页 |
(三) 唐以后的文人对梁园集会的想象 | 第69-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