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记体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记体文的源流及其发展兴盛 | 第13-37页 |
第一节 记体文的源流 | 第13-22页 |
一、记体文的渊源:“记者,史家之流也” | 第13-16页 |
二、记体文的先导——先唐“记”之创作 | 第16-19页 |
三、唐代以前“记”之文体观念的模糊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唐代——记体文的兴盛与成熟 | 第22-37页 |
一、记体之确立与其功能 | 第22-25页 |
二、题材的丰富与体式的成熟 | 第25-29页 |
三、韩愈、柳宗元的记体文创作 | 第29-37页 |
第二章 传统记体文在北宋的发展与革新 | 第37-68页 |
第一节 北宋的亭台楼阁记 | 第37-55页 |
一、由观物到写意 | 第38-42页 |
二、命名中透视情怀 | 第42-49页 |
三、问答体的结构方式 | 第49-55页 |
第二节 从厅壁记到题名记 | 第55-63页 |
第三节 书画记的继承与创新 | 第63-68页 |
第三章 北宋记体文在新领域的开拓 | 第68-86页 |
第一节 北宋学记的兴盛 | 第68-79页 |
第二节 书院记与藏书记——北宋记体文的新题材 | 第79-86页 |
一、书院记 | 第79-82页 |
二、藏书记 | 第82-86页 |
第四章 北宋记体文的文体新变 | 第86-99页 |
第一节 借题发挥、立意深刻 | 第86-90页 |
第二节 从叙事到议论、说理 | 第90-95页 |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拓展 | 第95-99页 |
结论与馀论 | 第99-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后记 | 第109-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