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概念的理清 | 第10-11页 |
三、连环画与漫画书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化语境变迁下的连环画与漫画书的各自发展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下的中国连环画的三次高潮 | 第17-26页 |
一、大众化的努力——连环画的第一次繁荣 | 第17-21页 |
二、文艺为政治服务——连环画的第二次繁荣 | 第21-23页 |
三、伤痕与反思——连环画的第三次繁荣 | 第23-26页 |
第二节 90年代的文化转向与漫画书的崛起 | 第26-30页 |
第二章 貌合而神离——连环画与漫画书语图关系的异同 | 第30-41页 |
第一节 连环画和漫画书的相同之处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连环画和漫画书的不同之处 | 第31-41页 |
一、语言层面的不同 | 第31-35页 |
二、图像层面上的不同 | 第35-37页 |
三、语言与图像的结构关系不同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叙事的歧路——连环画和漫画书的叙事学分析 | 第41-59页 |
第一节 叙事的技巧:叙述距离、聚焦与蒙太奇 | 第41-51页 |
一、讲述与展示 | 第41-45页 |
二、零聚焦与内聚焦 | 第45-48页 |
三、蒙太奇技术的介入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叙事的逻辑: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 | 第51-55页 |
第三节 叙事的延伸:从现实空间到拟像空间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人名索引 | 第65-66页 |
主题索引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