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作家群落研究(1990年代至今)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章 南京女作家群落的溯源与发展 | 第18-30页 |
第一节 90年代初——初创期 | 第18-22页 |
第二节 90年代中后期——发展期 | 第22-24页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成熟期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南京女作家群落的创作主题透视 | 第30-47页 |
第一节 成长与蜕变——对女性成长的探询 | 第30-35页 |
一 家庭视域中的女性成长 | 第30-33页 |
二 性别与身体维度下的女性成长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悲悯与承担——对底层生活的聚焦 | 第35-40页 |
一 对城市底层人物日常生活的集中书写 | 第35-38页 |
二 对城市小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 | 第38-40页 |
第三节 理性与诗情——对婚恋主题的关注 | 第40-47页 |
一 古典婚恋叙事传统的当代呈现 | 第40-42页 |
二 现代婚恋叙事的生活化转向及文化反思 | 第42-47页 |
第三章 南京女作家群落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 | 第47-58页 |
第一节 丰富而多元的南京城市意象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浓厚的地域方言与风俗色彩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南京文化传统与女作家群落的精神取向 | 第52-58页 |
第四章 南京女作家群落创作的审美特质考察 | 第58-85页 |
第一节 凸显“江南风情”的人物塑造方式 | 第58-65页 |
一 传统女性人物的塑造 | 第58-60页 |
二 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捕捉 | 第60-65页 |
第二节 平实而寓意深厚的叙事形态 | 第65-73页 |
一 “浮世绘”式平面展开构图 | 第66-70页 |
二 情调模式与情感表达 | 第70-73页 |
第三节 朴素细腻而意境悠远的语言追求 | 第73-80页 |
一 描述性的具象化语言 | 第73-76页 |
二 叙述性的具象化语言 | 第76-80页 |
第四节 平正而中庸的审美气质 | 第80-85页 |
一 平和中正的文学创作观念 | 第80-82页 |
二 不爱偏至不走极端的题材选择与叙事形式 | 第82-85页 |
结语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