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钱澄之文学研究

中文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21页
 第一节 钱澄之研究综述第11-18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围及意义第18-21页
第一章 钱澄之及其时代第21-50页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社会环境第21-32页
  一、明代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第21-25页
  二、明清之际的江南第25-32页
 第二节 家世渊源与家学传承及先贤流芳第32-35页
  一、家世渊源第32-33页
  二、家学传承及先贤流芳第33-35页
 第三节 钱澄之传论第35-50页
  一、少年奇气第35-37页
  二、青年狂狷第37-40页
  三、壮年激切第40-44页
  四、中年深粹第44-47页
  五、老年辛酸第47-50页
第二章 明末和南明抗争时期的诗集——《藏山阁诗存》论:“诗史”精神第50-76页
 第一节 《藏山阁集》概述第50-53页
 第二节 郑思肖《心史》的发现及其在明末清初的意义第53-57页
 第三节 《藏山阁诗存》的诗史精神——文直事核,诗传史心第57-69页
  一、易代之际的“诗史”说第57-61页
  二、“文直事核”的《所知录》与钱澄之的“诗史”观第61-63页
  三、《藏山阁诗存》的“诗史”精神第63-69页
 第四节 《藏山阁诗存》的“汉朝”情结第69-76页
第三章 归里后的诗集——《田间诗集》论:沉郁深粹第76-110页
 第一节 《田间诗集》概述第76-81页
 第二节 生态·形态·心态:遗民生存环境与心境第81-89页
  一、生存方式:困境与选择第81-84页
  二、遗民不世袭第84-89页
 第三节 田园生趣第89-98页
  一、孤独的归鸟第90-93页
  二、归园田居第93-97页
  三、艰难的出世第97-98页
 第四节 论钱澄之的饮酒诗:曲糵难销亡国恨第98-110页
  一、伤逝第98-102页
  二、曲糵难销亡国恨第102-110页
第四章 钱澄之文研究第110-133页
 第一节 《田间文集》概述第110-111页
 第二节 钱澄之文的分类及内容分析第111-121页
  一、论说文第111-113页
  二、杂记第113-114页
  三、书牍第114-116页
  四、传状、墓志铭(碑记、墓表、祭文、哀辞)第116-118页
  五、赠序(寿序)、序跋(诗文集序、题跋)第118-121页
 第三节 钱澄之文的风格特色及艺术成就分析第121-133页
  一、政论文:文以载道,情道合一第121-125页
  二、史论文:理明气足,立论新异第125-128页
  三、亭台记:错落有致,蕴含哲理第128-130页
  四、尺牍文:曲尽人情第130-133页
第五章 钱澄之诗学理论及对其诗风的影响第133-159页
 第一节 以性情论为核心的诗歌理论第133-147页
  一、性情论与“诗可以怨”第135-140页
  二、读书穷理与诗之中锋第140-144页
  三、诗穷而后工与本色真诗第144-147页
 第二节 钱澄之诗歌理论对其诗风形成的影响第147-159页
结语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9-170页
附录一:钱澄之诗文辑佚第170-171页
附录二:钱澄之年谱简编第171-185页
后记第185-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宋隐逸词史论
下一篇: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荣格生态文艺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