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转折期的周作人:外因与内因 | 第12-27页 |
第一节 从“五十自寿诗”风波说起 | 第12-15页 |
第二节 1927 年:一种转变的开始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现实感与“明净的观照” | 第18-27页 |
第二章 周作人的中心观念 | 第27-49页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及其预示 | 第28-32页 |
第二节 “中心观念”之分析 | 第32-46页 |
第三节 观念史视野中的周作人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文抄公”体 | 第49-70页 |
第一节 内在观念与外在形式 | 第50-56页 |
第二节 沉默与言说 | 第56-60页 |
第三节 诗性与散文性 | 第60-65页 |
第四节 “文抄公”体与《文抄》 | 第65-70页 |
结语:二十世纪视野中的周作人传统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